由于地理環境等影響,歐洲消費者更容易接受純電動汽車。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固然美好,但誰說錢就那么好賺呢?從2020年開始,造車新勢力們陸續吹響出海號角,可兩年過去了,砸下去的真金白銀,幾乎都石沉大海。
那么問題來了,在中國銷售火爆的造車新勢力,怎么到了歐洲吃了閉門羹?
一個原因,渠道建設尚不成熟。小鵬和蔚來,都是參照特斯拉走“線上+線下”的零售模式,意味著前期必須進行充電網絡體系、服務網絡和IT體系等搭載,這些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,且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。特斯拉進入海外市場時,幾乎都要提前4年做準備。顯然,小鵬和蔚來目前沒能搭載好成熟的銷售模式。另一個原因,市場授權不夠充分。中國傳統車企進入歐洲市場,大多是與當地經銷商合作,充分授權他們操盤經營。有錢賺,他們自然愿意放手一搏,這就是比亞迪唐EV在歐洲賣得好的緣故。當然,一年僅賣出千余輛,似乎也不值一提?;仡^再看小鵬和蔚來,前者部分授權合作,后者堅持自營發展。初來乍到不攀地頭蛇,銷量低迷也在所難免。
但更重要的原因,還是汽車產品力不夠硬。
歐洲是汽車工業發源地,歐洲消費者對汽車擁有更深厚的認知,對產品力要求也相對更高。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短期內沒辦法適應歐洲道路環境。進入挪威的小鵬G3i,雖然做了英語語音識別優化,但輔助駕駛僅保留了自動泊車輔助功能。說直白點,就是相當于閹割版智能輔助駕駛系統。
小鵬等大多數中國造車新勢力,采用“高端設備+高精地圖+AI算法”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。比如搭載了激光雷達等外設的小鵬P5,通過精準細化的地圖,在高速封閉場景可以實現城市NGP功能。特斯拉是走圖像視覺算法路線,依靠攝像頭感知+AI學習的方式,通過“吸收”大量路況數據,實現高階智能輔助駕駛。特斯拉和小鵬,就好比超人和鋼鐵俠,前者靠的是智慧天賦,后者靠的是科技力量。
歐洲道路環境與中國天壤之別,不能再使用中國道路數據和高精地圖,沒了科技力量加成的小鵬等,唯有重新收集數據訓練輔助駕駛系統。特斯拉也要面臨重頭再來,但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,本身主打數據算法能力,對歐洲道路環境有更強更快的理解??繀⒖紩忸}的高手,和知識儲備豐富的學霸一起上考場,誰能笑到最后,不言而喻。
目前,中國造車新勢力尚未鋪開歐洲市場,僅靠測試車和外包渠道收集歐洲路況數據,顯然不能完全讓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大展拳腳。唯有自動駕駛成功落地,造車新勢力才可能在歐洲市場立足。而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,中國造車新勢力們要好好努力了。